Logo

Linux 内核

6.16.0-rc4

快速搜索

目录

  • 开发流程
  • 提交补丁
  • 行为准则
  • 维护者手册
  • 所有开发流程文档
  • 核心 API
  • 驱动程序 API
  • 子系统
  • 锁定
  • 许可规则
  • 编写文档
  • 开发工具
  • 测试指南
  • 黑客指南
  • 追踪
  • 故障注入
  • 实时补丁
  • Rust
  • 管理
  • 构建系统
  • 报告问题
  • 用户空间工具
  • 用户空间 API
    • 系统调用
    • 安全相关接口
    • 设备和 I/O
      • OpenCAPI (开放相干加速器处理器接口)
      • 使用堆分配 dma-buf
      • 交换像素缓冲区
      • 固件控制 (FWCTL) 用户空间 API
      • GPIO
      • IOMMUFD
      • Linux Media Infrastructure 用户空间 API
      • 戴尔系统管理基本驱动程序
      • VDUSE - “用户空间中的 vDPA 设备”
      • ISA 即插即用支持
    • 其他一切
  • 固件
  • 固件和设备树
  • CPU 架构
  • 未分类文档
  • 翻译

本页

  • 显示源代码

1. 常用 API 元素¶

对 V4L2 设备进行编程包括以下步骤

  • 打开设备

  • 更改设备属性,选择视频和音频输入、视频标准、图片亮度等。

  • 协商数据格式

  • 协商输入/输出方法

  • 实际的输入/输出循环

  • 关闭设备

实际上,大多数步骤都是可选的,并且可以乱序执行。这取决于 V4L2 设备类型,您可以在接口中阅读详细信息。在本章中,我们将讨论适用于所有设备的基本概念。

  • 1.1. 打开和关闭设备
  • 1.2. 查询能力
  • 1.3. 应用程序优先级
  • 1.4. 视频输入和输出
  • 1.5. 音频输入和输出
  • 1.6. 调谐器和调制器
  • 1.7. 视频标准
  • 1.8. 数字视频 (DV) 时序
  • 1.9. 用户控件
  • 1.10. 扩展控件 API
  • 1.11. 相机控制参考
  • 1.12. 闪光灯控制参考
  • 1.13. 图像源控制参考
  • 1.14. 图像处理控制参考
  • 1.15. 编解码器控制参考
  • 1.16. 无状态编解码器控制参考
  • 1.17. JPEG 控制参考
  • 1.18. 数字视频控制参考
  • 1.19. RF 调谐器控制参考
  • 1.20. FM 发射器控制参考
  • 1.21. FM 接收器控制参考
  • 1.22. 检测控制参考
  • 1.23. 色度控制参考
  • 1.24. Video4Linux 像素格式 4CC 指南
  • 1.25. 数据格式
  • 1.26. 单平面和多平面 API
  • 1.27. 裁剪、合成和缩放 -- SELECTION API
  • 1.28. 图像裁剪、插入和缩放 -- CROP API
  • 1.29. 流媒体参数
©内核开发社区。 | 技术支持 Sphinx 5.3.0 & Alabaster 0.7.16 | 页面源代码